无意之举促成的一次知识更新,每一次在iPhone上打字提及“七夕”,都会跳出系统自带的emoji:🎋
我盯着这个表情看了许久,确认了它是一根竹子上挂着一张红色类似签语的纸片或者布条。这和我们记忆里牛郎织女的传说没有一点关系,这件事就足够勾起我的求知欲…
我也相信应该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有这么无关紧要的发现和困惑…
顺手就百度了。
织女别名 天孙、天仙娘娘,又与七仙女姊妹合称七星娘娘。织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代表织女星的女神,编织云雾的女神,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每年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
那又是为什么,七夕的emoji是🎋,而不是我们想象的牛郎和织女的剪影呢?
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始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所以,其实古人这一天的所有仪式,最初更多本意是并非只为爱情,而是妇女们祈求上天赐予智慧和巧艺。
而由此发展出来的风俗很多:比如最近非常火的《延禧攻略》中,七夕当日,一群宫女在玩的投针游戏,就是其中之一:投针验巧。当然,还有诸如其他:穿针引巧、兰夜斗巧、拜织女、染指甲、结扎巧姑、吃巧果等。
随遣唐使西去的“乞巧节”
这就要说到七夕这个风俗对当时其他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了。
正如很多古装剧中呈现的那样,古代的皇宫在每年7月7日的时候会举行“乞巧节”的仪式,来乞求在纺织技艺上的精进。
到了唐朝,这一风俗跟着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被带回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宫中的一项仪式。为了诗歌和缝纫的进步而祈祷,在楮木的叶子上写和歌。
另外,日本在夏天原本就会举行祭神仪式。仪式上供奉女性织物的和服以祈求秋天的丰收。缝制和服的女性被称为“棚机女”,缝制的机器则被称为“棚机”。
这个仪式和“乞巧节”结合起来就成了现在的七夕。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为什么是竹子?
因为在日本,竹子本来就是作为神圣的植物而被对待的。竹子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耐寒能力,是生命的象征。同时竹叶摇晃的时候有「沙沙」的声音。这个声音是寄托着神或祖先们的声音。
现在的日本,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们身穿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太鼓阵阵,“短册”飘飘的街头巷尾挤满观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还有每年夏季的烟花大会。
大约至此,真相大白。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然,爱情永远是浪漫国度里永恒的话题。
【侵权请联系删除】微信公众号:emoji大全,等你来撩~
来源:史记芝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