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张有意思的图片:
忽然想到流行于全世界网络用语中的表情符号emoji或许具有成为互联网「世界语」的潜力。它在表意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当它作为实义词出现的时候,任何语言背景的人都可以轻易猜出它的意思,而且无论是记忆,还是实际运用,都非常方便。
正如过去汉字文化圈的人只要认识几千个常用汉字,就可以和语言不通的人「笔谈」,看懂一些日文和汉谚混写的朝鲜文;现在如果背会足够的拉丁、希腊语词根,也可以盲猜一些西方语言写的文章大意一样。
如果我们以emoji为表示实义的符号,加入一些表示语法功能的词尾,再制定一套完整的语法,是否可以创造一套类似的,简单易学而又可以通行于全世界网络的「网络世界语」?
下面将展示一下分别用中文、英文、德文、拉丁文写成的文章,用emoji替换原来的实义词汇,保留原语言的语法词之后,大概是什么样的画风,看看大家能读懂多少,讨论一下「emoji世界语」的可行性(当然有emoji无法表现的实词,只能原样保留)。
因为《圣经》有现成的多种语言的译本,而且能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就决定用它了。正好圣诞节快到了,试译了《新约·马可福音9-13》里基督出世,博士朝拜的故事,大意是希律王听说耶稣降生,派几个博士前往查看,事后耶稣生父约瑟带着耶稣和其生母马利亚逃离。
中文(和合本,Chinese Union Version, Simplified)
他们👂见🤴的话就🚶♂️了。在🀀所👀见的那⭐️忽然在他们前头🚶♂️,直🚶♂️到👶的地方,就在上头🕴了。
他们👀见那⭐️,就大大的😃;
🚶➡️了🏠,👀见👶和他👩马利亚,就俯伏🙏那👶,揭开💰📦,拿🥇、乳香、没药为🎁🤲➡️他。
博士因为在💤💭中被主💬🚫👬希律,就从别的🛣↪️🚶了。
他们🚶♂️⬅️后,有主的👼向约瑟💤💭中显现,💬:😴😲!带着👶同他👩🚶往🇪🇬,🏠在那里,等我💬你;因为希律💯🔦👶,要☠️他。
用汉语虚字表示语法功能的效果其实并不好。首先个别汉语词并不总是虚义或实义的,要看具体情况。这里「见」字因为不是表示实际的看见,而是语法词,如「听见」,所以就保留了下来;「看」是有实义的,被👀替换。于是「看见」成了「👀见」,有点别扭。
另外,一个汉语词是名词还是动词只能从上下文推断,我在这里把「房子」(名词)和「住」(动词)处理为同一词根🏠的派生词,则无法判断「🏠在那里」一句中🏠是名词还是动词,引起歧义。
英文(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And they, having 👂ed the 🤴, 🚶♂️ed; and lo, the ⭐️, which they 👀ed in the 🀀, 🚶♂️ed before them, till it 🚶♂️➡️ed and 🕴ed over where the 👶 was. And when they 👀ed the ⭐️, they 😃ed with exceeding great 😃.
And they 🚶♂️ed ➡️ the 🏠 and 👀ed the 👶 with Mary his 👩; and they fell down and 🙏ed him; and opening their 💰📦s they 🤲ed ➡️ unto him 🎁s, 🥇 and frankincense and myrrh. And being ⚠️ed of God in a 💤💭 that they 🚫🚶♂️➡️ Herod, they 🚶♂️ed ⬅️ ➡️ their own country another 🛣.
Now when they 🚶♂️ed ⬅️, 👀❗️, a 👼 of the Lord appeared to Joseph in a 💤💭, 💬ing, 😴😲 and take the 👶 and his 👩, and 🚶♂️ ➡️ 🇪🇬, and be thou there until I 💬 thee: for Herod will 🔦 the 👶 to ☠️ him.
其实我本想找个黏着语作例子的,但日文译本的文意和其他译本差太远了,于是放弃。这英语用ed替换原文所有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以后(如saw变为👀ed,having heard变为having 👂ed),还似乎有了一些黏着语的特点,至少名词和动词能分了。
感觉这可读性比中文版高多了,英语底子不错的话应该能大概看懂。
德文(Luther Bibel 1545)
Als sie nun den 🤴 ge-👂-t hatten, 🚶♂️-ten sie ➡️. Und 👀❗️, der ⭐️, den sie im 🀀 ge-👀-t hatten, 🚶♂️-te vor ihnen ➡️, bis daß er 🚶♂️-te und 🕴-te oben über, das das 👶 war.
Da sie den ⭐️ 👀-ten, wurden sie hoch ge-😃-t.
Und 🚶♂️-ten ➡️ das 🏠 und 🔦👌-ten das 👶 mit Maria, seiner 👩, und fielen nieder und 🙏-ten es und taten ihre 💰📦-s auf und 🤲➡️-ten ihm 🥇, Weihrauch und Myrrhe.
Und Gott ⚠️-te ihnen im 💤💭, daß sie 🚫-ten 🔁 ➡️ Herodes 🚶♂️-en; und sie 🚶♂️-ten durch einen anderen 🛣 🔁 ➡️ ihr Land.
Da sie aber ge-🚶♂️⬅️-t waren, 👀❗️, da erschien der 👼 des Herrn dem Joseph im 💤💭 und 💬-te: 😴😲❗️ und nimm das 👶 und seine 👩 zu dir und 🚶♂️❗️ ➡️ 🇪🇬 und 🕴❗️ alles, bis ich dir 💬; denn es ist 💯, daß Herodes das 👶 🔦-e, dasselbe zu ☠️.
德语在这里作为屈折程度稍低的屈折语出现。和英语一样,所有不规则动词都加上规则词尾,所有名词的复数也归为-s。
名词的格和动词的命令式在这里也表现出来了,表意更加精确。但是德语的可分动词有点蛋疼。第一句ging vor ihnen hin「在他们前面向前走」里hin-ging本是一个词,用emoji替换为🚶♂️-te vor ihnen ➡️后,➡️到底是独立的副词还是可分动词的前缀不易辨别。
拉丁文(Biblia Sacra Vulgata)
Qui cum 👂-avissent 🤴-um, ⬅️🚶♂️-averint, et ecce ⭐️-us, quam 👀-averant in 🀀-o ante-🚶♂️-abat eos, usque dum 🚶♂️➡️-ans 🕴-aret supra, ubi erat 👶.
👀-antes autem ⭐️-um 😃-i sunt 😃-o magno valde.
Et 🚶♂️➡️-antes 🏠-um 🔦👌-averunt 👶-um cum Maria 👩-o ejus, et procidentes 🙏-averunt eum: et apertis 💰📦-is suis 🤲➡️-averunt ei 🎁-os, 🥇-um, thus, et myrrham.
Et 💬↪️-o 🤲⬅️-to in 💤💭-o 🚫 🔁💬-arent ➡️ Herodem, per aliam 🛣-um ↪️🚶♂️-i sunt ➡️ regionem suam.
Qui cum ↪️🚶♂️-avissent, ecce 👼-us Domini apparuit in 💤💭-o Joseph, 💬-ans: 😴😲-a, et accipe 👶-um, et 👩-um ejus, et 🚶♂️-a ➡️ 🇪🇬-um, et esto ibi usque dum 💬-em. Futurum est enim ut Herodes 🔦-et 👶-um ad ☠️-andum eum.
此处拉丁语动词所有词尾按第一变位组变位(如laudare),名词按第二变格组变格(如dominus)。表意很精确这是毫无疑问的了,但感觉会很难学,因为拉丁语的词尾实在太多了,这背离了用emoji创造通用语的初衷。
综合这些例子来看,构造一套类似黏着语或简单的分析语语法体系,比如加些简单的时态时体词尾,甚至像日语一般基础的格词尾是比较合乎理想的,可以同时兼顾准确和易学。句法系统没有想好,可能的话搞拉丁语那种完全的自由语序最好,方便易学还酷炫。
此外,emoji本身有自身的缺陷。首先这种通用语并没有口语,而且难以书写,只能在网络上传播。不过现在相当多的交流是在线上进行的,单单作为一种网络通行语也足够了。
其次是目前emoji的字库还是太小了,而且只有反映现代生活方式的图像,有滑雪、瑜珈、攀岩这些高级活动,却居然不能表现俯伏、打开这样的简单动作,不能满足作为一门新语言的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联系emoji的制作团队。
最后总结几条编译上面文段时用到的emoji短语派生规则:
➡️ 为入,⬅️为出,↪️为回,🔁为再。这类符号可单用表示方向,也可和实义词组合构成复合词,如🚶♂️➡️为走进,💬↪️为回答。
👌把无界(atelic)动词派生为有界(telic)动词,如🔦作动词时是「找」,🔦👌是「找到」。
多个实义词可构成复合词,如💤💭是梦,💰📦是宝箱(谁叫emoji字库太小了)
为翻译个别语言的语法范畴,如德语,用了特定的符号,如命令式用❗️,情态动词有🚫「不能」,💯「必定」等。但在制定共同语语法的时候是否应该加入这些语法范畴仍有待讨论。
(拉扎尔·马尔科维奇·柴门霍夫,为实现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理想创造了世界语)
今天(12月15日)是世界语创造者柴门霍夫诞生的纪念日。我觉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创造共同语的思路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以声音为传播媒介的语言,也不是非用表音文字不可。流行于网络的emoji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路。
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一套完整的以emoji为基础的世界通用语语法,和各色全部由emoji写成的文章,画风类似于这样子: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emoji殊途同归,没想到吧)
仔细想想,目前的emoji已经出现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相似的某些特征,比如同时可以表意和表音。前者就不多说了,对于后者,中文网络上已经发现用🐮🍺表示「牛逼」,🌶表示汉语虚词「了」的用法。
如果emoji最后真的变成某种象形文字,我是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如此一来,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用上了和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古埃及人类似的象形文字,完成一个轮回。👍 💯 🐮🍺 🌶!
【侵权请联系删除】微信公众号:emoji大全,等你来撩~
来源:古今中外语言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