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聊天的时候使用 emoji 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数字交流中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当你在跟朋友、客户、同事或任何一个人聊微信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一段文字不加一个 emoji 就不完整,或者谨小慎微地使用一个表情,生怕引起误会呢?
相当大部分时候,我们不会认为 emoji 是一个装饰物,而是我们表达中必须包含的部分。我们甚至为 emoji 专门设置了一个节日 —— 每年的 7 月 17 日,世界表情包日(World Emoji Day)。
这不禁让我们开始思考,小小的 emoji 表情究竟在我们的数字对话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2020年7 月 19 日晚上,TEDxGuangzhou 举办了一场以“emoji 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了吗”为话题的讨论活动,通过讨论 emoji ,来进一步理解、反思沟通的本质。
当我们重新看到情感传达的意义
在什么场景下,你会使用 emoji 呢?
在讨论中,我们听到的分享有:“当我想要拉近和对话的人的距离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有点尴尬,就会用 emoji 来缓解一下”、“希望表达善意时”。
同样的场景下,如果发生在线下的面对面交流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表情、姿势、语气转变来表达情感。尴尬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咧嘴,开心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大笑,不耐烦的时候我们自然地可能就会叉起双手。
这样的情绪表达总是在对话中被自然牵动出来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自我表情的呈现并不是一件经过有意选择的结果。
所以当这些场景发生在数字环境中,我们倾向于误认,仅仅通过文字便可以完成一次完整的沟通。而正因如此,在由线下转向线上的过程中,最初交流符号的形式也停留在文字上。
然而,不少伙伴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理论:面对面交流中的大部分沟通由非语言要素构成。
我们会在线下交流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与文字相配合的情感,意味着情感传达其实是人类在交流时保有的天性。仅仅使用文字传递情感,便捷性与准确性往往难以两全,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沟通介质来传递我们的非语言要素。
不知道大家在与不熟的伙伴线上聊天的时候,尽管天各一方,但心理上是不是还会有一丝丝紧张,emoji 的出现让我们可以在此时发送一个☺️给对方。而当你在发送这个表情的时候,有时自己的面部表情有时也会随着腼腆地笑了一下。
在这一瞬间,符号和我们身体的诉求是联动的。在线下交流中无意识输出的情感(表情、姿势、语气等),转化为了在线上交流中以有意识的 emoji。
在讨论中,在大家大量描述的 emoji 使用场景中我们发现,emoji 的产生让我们重新意识到了沟通中被掩盖的情感传达的重要性,在线上交流中被挤压出的原生诉求,带给了我们重新审视情感对我们沟通的重要性的机会。
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更怕被误解
其实,线上交流的彼此都是一种“不在场”的状态。
就言语传播而言,要使符号表意不落空,一般来说言语传播中发送者、符号(可以是表情、动作等)和接受者须同时在场,接受者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接受 。例如,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言语上一直在安慰你,但是你看不到他的表情,我们会认为言语上的安慰并不真实。
同样的,在仅仅能够通过文字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因为这种“不在场”,有时也会让我们自觉的产生一种真实性不足的感知,让我们担心自己的表达会不会不够准确,自己的语言是否会带来误解。此时,emoji 便模拟了发送者的表情呈现,以“拟在场”[1](假装在场)的方式实现对交谈中真实性感知的补充。可以说,线上 emoji 的发送更体现了人们避免被误解的渴望。
如今媒体的社交性也深化了这种渴望。
让我们回想,在我们使用短信沟通的年代,我们交流的对象要么就是已经很熟的伙伴,要么就是一次对话后可能再无联结的人,我们也尝试使用文字表情,但是远没有如今使用 emoji 那么频繁和普遍。
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期待着通过短信与我们交谈的对象建立长久的社交关系,文字可以很大程度确保我们信息的准确性,情感的补充常常在我们的次要优先级中。
但是在目前以互联网社交作为核心逻辑的聊天软件上,我们和很多有着长期联系的伙伴主要的相处空间就是我们的数字聊天空间,我们在数字媒体上的自我呈现,已经慢慢转变为自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就迫切需要 emoji 来弥补身体“在场性”的空缺。
不同于线下交流,这种“在场”在数字空间中往往是更加可控的,而话语与表情的分离往往更容易为“虚伪”提供空间。
当我们主要借助 emoji 来传达自我情感,难免会遇到对方表情么么哒,心里 mmp 的情况。这一层真实感的缺失,或许是多少代码的完善都难以弥补的,也是线下沟通永远不可代替的原因。
归属于圈层中,也被捆绑于圈层中
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线下与他人的相处中,我们往往能够通过识别彼此之间进行情感传达的差异,来找到和自己相处最舒适的人。而在线上交流中,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交流伙伴更多,但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变得更少,而一直以来我们都保有的,渴望融入相似圈层的心理诉求并没有改变过。
此时此刻,emoji 其实还有一个隐藏技能:帮助我们区分和加入圈层。
在我们的讨论里有伙伴提到,“我时常纠结于,面对此时交流的这个伙伴,我应该选择哪个笑脸来表达喜悦?”这是因为我们慢慢发现,每一个表达相似情感的 emoji 都有着细微的差异,不同的文化群体则又对它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长辈认为黄脸大微笑是善意,我们则用这样的表情来表达无语;竖起的大拇指在工作场合里是赞赏,在朋友的聊天中则可能是在向对方开玩笑。
对于这样的差异,在布尔迪厄的文化理论中,他提出不同行为习惯的选择其实体现出的是对圈层的区隔。因此,在刚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它是否使用 emoji、使用什么 emoji、在什么场景下使用 emoji,来判断对方可能是怎样的人。
同时,我们又总是倾向于在各个环境中找到归属感,找到“同类”。数字交流中我们看不到对方的面貌,难以真切体验对方的性格,但是通过 emoji 我们有了“相互试探”的机会,在一个个表情符号中,我们能够找到最交谈起来最舒适的人。
当然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还有这多重社会身份。面对不同的群体使用不同的 emoji,是我们通过自我呈现调整来实现群体融入的过程。但也有伙伴在讨论中提出,“这有的时候会让我觉得是一种捆绑。”
确实,大家有时候会嘲笑和自己使用 emoji 习惯不同的人,例如年轻人有时候会嘲笑长辈们用大黄脸来表达笑容。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无形形成了一种对想要融入特定群体的伙伴的 emoji 规训,我们的表达还是自由的吗,值得打一个问号。
聊聊未来更新的交流诉求
从线下到线上,我们发现 emoji 承载起了不少人类交流与相处中固有的诉求。但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交流诉求也在不断更新。
emoji 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也体现着这样对的转变。自 2014 年 以来开始,emoji 陆续加入多肤色的表情、更性别包容的恋爱符号,尝试承担起社会意识转变的功能。
对于这样的转变,我们真的有所诉求吗?
讨论中肯定的声音认为,emoji 作为一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语言符号,引入这些更具包容性的表情其实是在表明自己的一种态度,起到对多元文化的传播、连接和普及的效果。社会上的少数群体在这一种时代语言中,有了更多被看到的可能。
但并不是所有伙伴都认同。“当我们在进行沟通时要先想一想,我是用哪个肤色、用哪个性别,其实完全没有消除差异,反而是在加剧差异。”而当主持人询问是否有伙伴意识到最初的 emoji 是“黄种人”时,大多数伙伴也都选择了摇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还需要关注接受到少数人群符号的群体,究竟是觉得被包容、接纳了,还是觉得自己被特殊化了。
“所以这样看来,我会更觉得这只是 emoji 在迎合新兴的社会思潮,如果设计出来的理念没有办法真正在交流中传播,其实并不具有意义,我还是更期待 emoji 能够更精准地了解我们对情感的诉求,真正做好情感传播符号吧。”
之所以对 emoji 这样的转变有着较大的争议,或许是因为将肤色、性别引入 emoji 是区别于过往表情话语传达体系的新模式。
在过往使用来进行情感传达的表情,往往正如前文所言是伴随着我们的语言输出而自然形成的,它的路径是:先想到我们需要表达什么,再来配以相应的符号。
但是肤色、性别类 emoji 的了路径则是我们先圈定了符号之间的差异,然后我们以此来规范表达。
有这样的转变,或许是因为表情符号的输入相比自然形成的表情更凸显了符号性,因此我们在思维上开始转变为先符号后表达的路径。
这会是好的模式吗?对未来的线上沟通模式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回顾来看,在 emoji 的发展中,它已经越来越不局限基础的文字补充,我们的情感与之呼应,我们的社会意识与之对接,甚至成为了时代意识的映照。你又会如何思考 emoji 与沟通的关系,和我们聊聊吧。
【侵权请联系删除】微信公众号:emoji大全,等你来~
作者:Laraine Liang
来源:TEDxGuangzhou